寫在前面
2005年,我隻身到印度,做行銷相關的實習工作,那是一個沒有臉書、智慧手機,國際志工也還不流行的年代,我懵懵懂懂的生活,每天聽著似懂非懂的印度英文,趕不上公司巴士的時候就和司機比手畫腳坐嘟嘟車上班,一路上還要應付許多流浪兒童和成人要錢的騙術,沒有行動上網,每一兩天我都要到看起來破破舊舊像色情場所的網咖上網,到一個專門的小攤子打國際電話,宿舍不時斷電,基本建設很差,雨季的時候傾盆大雨橋就不通不用上班。
六個月間,沒有便利的資訊平台,我靠著呼吸這裡的空氣,隨緣份與人們交談,我看見貧窮,第一次貧窮離我這麼近。
隨後,因為印度經驗的啟發,我申請了貧窮研究相關的國際發展碩士,開始我的研究旅程,將近十年,我在貧窮議題的領域耕耘著,在華盛頓的微額貸款機構研究拉美的扶貧項目,穿越數十個柬埔寨村落挨家挨戶訪問,在泰國親訪我經濟模型中的研究對象,也或是研究巴拉圭窮人的風險或社群認知,擔任統計分析顧問研究菲律賓、迦納各貧窮角落的金融創新。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站 |
用經濟學研究貧窮
有關貧窮議題,以往的研究多半依賴大規模的家戶調查或者政府普查的資料,研究者利用統計衡量政策或解釋人類行為因果關係,可利用政策在各地區實施的時間點不同(Difference in Difference),或者使用外生的變數(比方地震、災難)作為工具變量(Instrumental variable),也可以用某個社會現象政策實踐的不連續性來建立因果關係(Regression discontinuity)。這類研究方法的缺點是必須仰賴剛好發生的政策背景,因果關係的確認也很不容易,需要政策實行的背景符合統計上的天時地利。(同場加映:我在做什麼 --- 扶貧方法的隨機實驗)
本書使用嚴謹科學的隨機實驗(Randomized Control Trial,簡稱RCT)探討貧窮問題,這個方法始於醫學研究,在近十幾年來於發展經濟學界大為流行。
讀者可以想像成一般醫學實驗,分成控制組還有實驗組,只是實驗的標的不是藥而是某種社會政策,而研究場景從實驗室走到各個貧窮的村落。學者把村落或實驗對象隨機分成接受社會創新政策的實驗組與作為背景的控制組,兩組人或村落在各種特徵上相仿,唯一不同的是實驗組接受了社會創新實驗,因此最後我們可以把各種改善村落的改變效果歸因於政策社會實驗。
兩位作者Duflo和Bernerjee這十幾年來深耕推廣這樣的研究方式法,成立了貧窮行動實驗室(Poverty Action Lab),耶魯經濟系的教授Dean Karlan(Duflo的學生)另成立了姊妹機構Innovations for Poverty Action(我08-09年工作的機構),期待幫助更多研究者透過隨機實驗,來了解各種政策創新的效果,也推廣這種方法讓更多非營利組織與學術界並肩合作。
本書是兩位作者的科普大作,Duflo和Banerjee用一段段有血有肉的真實故事無接縫地連結了數百篇的學術論文,完整梳理了我這十年來對很多問題的觀察、疑問與印證。如果你登入poor economics網站看它們引用的學術著作,每頁大概有簡單敘述10篇學術論文以及連結,共有29頁,所以小小一本書相當於集結了兩三百篇頂尖經濟學家的研究精華。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看到很多我在博士班時候讀過的論文,工作時候幫忙分析過的資料,在世界貧窮角落親眼目睹的故事,我很興奮有學者彎下腰把人看似天文數字的統計分析,轉化成一頁頁真實的故事, 我更高興看到這本好書被翻譯讓中文世界讀者認識。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看到很多我在博士班時候讀過的論文,工作時候幫忙分析過的資料,在世界貧窮角落親眼目睹的故事,我很興奮有學者彎下腰把人看似天文數字的統計分析,轉化成一頁頁真實的故事, 我更高興看到這本好書被翻譯讓中文世界讀者認識。
貧窮國家對一般人來說也許陌生遙遠,但是本書帶我們看到那個世界,更帶領我們用科學的方式冷靜釐清問題。
我們一般人對貧窮的認知可能是,只要我們多捐錢、捐贈物資,一點一滴累積就能慢慢改變世界。
或者有人比較悲觀地認為,赤貧離我們太遙遠,那些被政治經濟蹂躪成一團的國家,我們無能為力,我們管好自己國家22k的問題就好了。
之所以說這本書冷靜,是因為他們沒有過度樂觀吹捧,也沒有灑狗血的劇情鼓勵大家捐錢,比方他們在第二三章提到食物援助發放的惡夢,有很多食物都在發放的過程中失蹤。
另外真正的問題是,窮人即使有了更多錢,也不一定會把增加的錢轉換為最有效率增加熱量及生產力的食物,而不意外的是,窮人會把錢花在他們認為值得的地方,比方婚禮、嫁妝、甚至是電視機等愉悅生活的基本需求。
雖沒有樂觀吹捧,作者們也不會悲觀地逃避問題,書中舉出發放便宜糧食也許不是最必要的糧食政策,我們可以從改善小孩還有婦女的養分衛生以及提倡微營養食品來改善健康與生產力,比方誘使父母買營養補充品、發放免費食物的疫苗注射營,孩童的驅蟲計畫,以及放在提水水井旁免費轉一下的注氯器,都可以透過提供誘因以及改變發放方式去「拉一把」,而產生意想不到的行為改變。
在2006年尤努斯因為微額信貸得到諾貝爾和平獎之後,很多人開始深入討論窮人的財務行為,非營利機構一致推崇貸款給女性客戶,因為一般認為可以藉此增加女性財務自主權,而媽媽也比較會把錢花在孩子身上。本書也娓娓道來許多理論與現實案例。
我們一般人對貧窮的認知可能是,只要我們多捐錢、捐贈物資,一點一滴累積就能慢慢改變世界。
或者有人比較悲觀地認為,赤貧離我們太遙遠,那些被政治經濟蹂躪成一團的國家,我們無能為力,我們管好自己國家22k的問題就好了。
之所以說這本書冷靜,是因為他們沒有過度樂觀吹捧,也沒有灑狗血的劇情鼓勵大家捐錢,比方他們在第二三章提到食物援助發放的惡夢,有很多食物都在發放的過程中失蹤。
另外真正的問題是,窮人即使有了更多錢,也不一定會把增加的錢轉換為最有效率增加熱量及生產力的食物,而不意外的是,窮人會把錢花在他們認為值得的地方,比方婚禮、嫁妝、甚至是電視機等愉悅生活的基本需求。
雖沒有樂觀吹捧,作者們也不會悲觀地逃避問題,書中舉出發放便宜糧食也許不是最必要的糧食政策,我們可以從改善小孩還有婦女的養分衛生以及提倡微營養食品來改善健康與生產力,比方誘使父母買營養補充品、發放免費食物的疫苗注射營,孩童的驅蟲計畫,以及放在提水水井旁免費轉一下的注氯器,都可以透過提供誘因以及改變發放方式去「拉一把」,而產生意想不到的行為改變。
中央汲水區。攝於我研究調查的某一印度村落 |
在2006年尤努斯因為微額信貸得到諾貝爾和平獎之後,很多人開始深入討論窮人的財務行為,非營利機構一致推崇貸款給女性客戶,因為一般認為可以藉此增加女性財務自主權,而媽媽也比較會把錢花在孩子身上。本書也娓娓道來許多理論與現實案例。
正當許多辛苦耕耘的工作者大力推崇微額貸款帶來的效果,這項服務卻在學術界受到許多批評與挑戰,印度SKS還有幾個上市公司都爆出利息過高的負面新聞 ,讓很多人對微額貸款變成另一類型的高利貸感到人心惶惶。
包含我自己和微額貸款機構合作研究的過程中,也對這項服務產生很大的疑問與批評,比方機構容易因為達到財務自主的目標而犧牲掉了本來服務窮人的社會精神,導致經營模式變得更像原來的商業銀行。
針對這問題,作者花了很大力氣解釋在印度海德拉巴的評估計畫,作者在他們的研究發現,微額貸款有看到小小的改變,比方貸款者拉緊褲帶節制消費,但是卻沒有看到很明顯激烈改善貧窮或促進創業的效果,也看不到女性權力提昇的證據,在第七章所說到:
「有Spandana(作者研究的微額信貸機構)的地區,人民比較有機會做點小生意,或購買大型耐久品,例如腳踏車、冰箱或者電視。那些不做生意的家庭則買的更多,而那些開始經營新生意的人確實消費的比較少,他們拉緊褲帶想辦法爭取新的機會。…家庭開始節制自己眼中的小浪費…」
「我們看不到女性覺得自己更有權力的證據,至少測量的結果是如此」
這項研究在當時受到很多非營利機構的矚目,而作者們溫和卻不特別激烈正向的結論,引起了很大的討論以及反彈,據我所知,很多微額貸款的工作者對這份研究報告有諸多不滿,因為這樣溫和的證據,最後被簡化為負面的證據,抹滅了許多非營利工作者在這領域的努力,也影響了捐贈的「錢景」。
不過這就是作者們的風格,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他們為傳播知識而服務,不做廣告公關,不靠報告來募款。
我個人認為,這樣冷靜的批評視角是必要的,也許這些研究結果不中聽,不如個案故事激勵人心,但是它幫助我們冷靜思考不過度沉溺於誇大效果的扶貧特效藥。仔細看看,還有很多細緻的研究在討論如何增加微額貸款服務的效益,比方降低還款頻率,或者改善團體還款的方式以及關係,極為務實。
我個人認為,這樣冷靜的批評視角是必要的,也許這些研究結果不中聽,不如個案故事激勵人心,但是它幫助我們冷靜思考不過度沉溺於誇大效果的扶貧特效藥。仔細看看,還有很多細緻的研究在討論如何增加微額貸款服務的效益,比方降低還款頻率,或者改善團體還款的方式以及關係,極為務實。
以服務女性為主的微額信貸。攝於我研究調查的某一印度村落 |
本書也使用行為經濟學的框架討論存款行為。有外在因素,比方窮人沒有很多管道存錢,錢容易被借走或發生急難用掉,也有心裡層面的自制因素(也就是行為經濟學說的時間不一致性 time inconsistency)。
書中也利用各種田野測試的實例來應證理論,例如在對的時節點提供肥料券鼓勵農民買肥料,解決農民永遠存不到錢買肥料的窘境,或者簡單使用一個存款箱幫助窮人存多點錢用在預防保護自己健康的投資。時而冷靜分析,時而參雜真人真事的情境,讀的過程中,就像兩位學者做研究的風格一樣,一點一滴帶我們了解問題,彷彿慢慢跨過一個又一個障礙,進而解決問題。
「隨機實驗」的方法革命與挑戰
隨機實驗方法在經濟學界引起很大的風潮,很多學者趨之若騖開始大量使用這種方法,在很多有名的經濟學期刊也不難看到這個方法的蹤影。兩位作者奉隨機實驗方法為金字標準(gold standard),可想而知,隨機實驗的流行也引發其他門派的衝突,比方著名的諾貝爾經濟學得主James Heckman還有Angus Deaton都對這個潮流做出反思與批評。
批評者認為,隨機實驗通常只能測試兩三種社會變數,實驗設計需因地制宜,同樣的政策是否能推廣到別處(external validity),很有疑問。Deaton也指出,這個方法會犧牲掉許多原來很好的從做中學(try and error)的典範,許多學者為隨機實驗套上了金字標準,反而忽略掉任何隨機實驗方法在選擇實驗個案地點時,也和傳統應用計量研究(通常稱之為觀察性研究observational studies)一樣會遇到統計偏誤尤其是個案選擇(selection bias)的問題。
我們應該用同樣的標準去檢視隨機實驗研究,不應該因為研究冠上科學實驗之名就擁有免責權。Heckman大力批評這個方法缺乏理論基礎,沒有提供經濟理論實質的進展。也有其他批評者認為,實驗的過程本身隱含了一種不道德,他們質疑沒有得到政策實驗的控制組,是否被傲慢的學者們自私地剝奪了某種權利。
我們應該用同樣的標準去檢視隨機實驗研究,不應該因為研究冠上科學實驗之名就擁有免責權。Heckman大力批評這個方法缺乏理論基礎,沒有提供經濟理論實質的進展。也有其他批評者認為,實驗的過程本身隱含了一種不道德,他們質疑沒有得到政策實驗的控制組,是否被傲慢的學者們自私地剝奪了某種權利。
我很贊同Deaton和Heckman提出的反思,因為我見證了這個潮流,也曾經質疑這樣大把大把的鈔票做出來的實驗,到底有多少能實質的改變,我們沒看到的是有很多沒被發表失敗的實驗,有時候我甚至會悲觀地想:「還不如把那些研究的錢直接給當地人」。做隨機實驗的費用比一般的家戶訪察研究成本高出許多,資料蒐集出來又十分客制化,所以真正一個隨機實驗能夠生產出來的研究數據大多為某幾個原始設計者使用,不如一般大規模家戶調查資料的開放程度,可供各方研究者回答五花八門的研究問題。
但是我也喜歡一位著名學者Chris Blattman為隨機研究陣營下的正面註解。
Chris Blattman是年輕一代著名的發展經濟學家兼部落客,現為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的教授。他也做過許多實驗研究,也認為這股社會實驗風潮在學術界走得太過,但是他指出這就是一個新的研究方法出來必有的現象,大家會先過度一窩蜂,之後開始批評反思,熱潮會慢慢退去。不過他也指出,雖然在學術界走得太過,但是真正他服務過許多國際援助的單位,並沒有看到這樣過度實驗的現象,反而連最基本使用科學方法去衡量政策效果的思維都還十分缺乏。
Chris Blattman是年輕一代著名的發展經濟學家兼部落客,現為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的教授。他也做過許多實驗研究,也認為這股社會實驗風潮在學術界走得太過,但是他指出這就是一個新的研究方法出來必有的現象,大家會先過度一窩蜂,之後開始批評反思,熱潮會慢慢退去。不過他也指出,雖然在學術界走得太過,但是真正他服務過許多國際援助的單位,並沒有看到這樣過度實驗的現象,反而連最基本使用科學方法去衡量政策效果的思維都還十分缺乏。
我也認為推廣隨機研究的確和本書作者還有我前老闆Karlan所說的一樣,有助於引導「想做好事的人」開始思考使用科學的方法衡量政策,隨機實驗的方式容易推廣,因為很直覺也容易解釋。對於控制組不道德的批評,不衡量效果就一昧大推政策才是更不負責任更不道德的。
而許多政策實驗,通常研究者做的只是延遲控制組得到政策的援助,並非剝奪。更何況,資源本來就有限,在沒有隨機實驗研究之前,就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政策援助,隨機抽樣得到政策援助的方式,可能還更為公平。針對沒有理論的批評,我認為,有很多好的隨機實驗研究,背後的設計還是結合經濟的理論,當然針對沒有理論貢獻的隨機實驗,從實用主義的角度,了解一個東西有沒有效,也無非是種有用的知識。
而許多政策實驗,通常研究者做的只是延遲控制組得到政策的援助,並非剝奪。更何況,資源本來就有限,在沒有隨機實驗研究之前,就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政策援助,隨機抽樣得到政策援助的方式,可能還更為公平。針對沒有理論的批評,我認為,有很多好的隨機實驗研究,背後的設計還是結合經濟的理論,當然針對沒有理論貢獻的隨機實驗,從實用主義的角度,了解一個東西有沒有效,也無非是種有用的知識。
邊緣改變、點滴革命
本書沒處理更上層政治的問題,也不若「為什麼國家會失敗」一書討論制度的重要,這也是很多人會對兩位作者的挑戰,但是作者們認為從邊緣一步一腳印的改變,可以簡化問題,也可能推展到更高層次,如隨機實驗的方式已經和很多政治問題結合,比方許多改善地方政府效率或公民選舉的社會實驗等,本書從邊緣改變的觀點讓我們找到有效的施力點。
放下書後,我仍然有很多的疑問,我的研究取徑和作者相似,一方面是興趣使然,也或是能力使然,我常常質疑自己,從個體實證角度出發的研究是否只是隔靴搔癢?也許我們需要的是一場更根本的革命、來建立更公平的制度。但是退一步想,身為一個貧窮世界的旁觀者,深入了解底層問題,冷靜分析做出政策建議(即使看來如此微小)),也許是我謙虛面對貧窮的一種態度吧。
我上了臉書,發現那個我曾經研究調查的印度村落,那個一天只有一班需要擠到車頂的公車,手機網路都收不到,連自來水都沒有的村落,已經有人可以連上網路了。身為一個研究者,也許我該做的,只是一點一滴釐清問題拋磚引玉,剩下就是你們(當地人)的事了。